|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水利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河南,农田水利设施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因为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内与国际环境的安定。
然而在整个省农业生产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周口市郸城县政府修建的农田水利配套项目,打井、修桥、开渠等样样齐全。但项目完工后,大部分设施尚未发挥效益便报废成了摆设。
为了解情况,记者前往郸城县所涉乡镇调查了解情况。
郸城县石槽镇群众向记者反映,郸城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修建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从2014年开始修建到2015年修建完工,至今仍然没法正常使用。线通到了井上但没电,甚至有个别村田里的机井就没通电线、没有水泵;有的电表及地埋线还被盗。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无法正常使用的机井标有“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字样。
“没有水泵不通电,空铁壳子,往哪是示范项目,惠农变坑农”石槽镇群众讽刺道。
除了用电和安装水泵外,石槽镇石槽村村民反映,2015年到现在,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完工后至今不能使用,锁电柜的钥匙就没有交付,电也没有通,问镇里镇里说要电业所供电才能用,问电业所电业所的人说钥匙已经交给政府了,有的村民实在是找不来水了,无奈自掏腰包把没有水泵的废机井换上了新的水泵,俨然一副群众自生自灭的样子。
记者了解到,群众自掏腰包安装水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群众称,由于田地内只有废机井上的地埋线,没有其他的电源,农民无奈冒险私自连接线源草草通电。
在农田内,记者发现,地埋线的金属线裸露在外无任何防护措施,一旦通电使用将会导致有人触电的隐患,情况将异常危险。
紧接着记者前往石槽镇政府了解相关情况,在镇政府党政办及相关科室均无人办公,最后在镇信访办公室看到一位在办公桌旁用办公电话打电话的工作人员,询问得知说:“书记去县城开会了,其他工作人员下乡扶贫了,水利工程项目具体的情况他也不知道,需要去农业局或水利局了解,也有可能是农业综合开发办,其他的他也不清楚”。
随后,记者在郸城县人民政府网查阅浏览得知:郸城县关于农田水利设施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维修等各种不同的水利项目,在2104年下发了“郸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郸城县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资金整合实施方案的通知郸政〔 2014 〕4号,根据《郸城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2014—2015)建设规划》要求,按照“区域集中连片、规模效益突出、增产优势明显、配套能力较强、群众基础扎实、便于集中实施”的工作要求,2014—2015年度我县高标准粮田项目建设区选址规划在西南部和中部区域,项目覆盖汲冢、巴集、钱店、石槽、双楼、宁平、城郊、胡集、李楼9个乡镇;2014年,全县高标准粮田建设规模27.2万亩,包括11个万亩方、46个千亩方、90个百亩方”,从“2014年郸城县计划重点整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千亿斤工程、现代农业、农田林网、农田电网等部门项目建设资金20006万元,其中:国土资源局的土地整理资金110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200万元、水利局的农田水利资金1000万元、发改委的千亿斤粮食工程资金3206万元、财政局的现代农业建设资金900万元、林业局的农田林网建设资金600万元、电业局的井电配套资金100万元”,数亿元投资兴建的惠民水利工程项目,设施设备却只是摆设,郸城县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应值得深思!
从政府网站查询得知,郸城县农田水利每年投资数千万元,且针对此工程成立有相应的监管督查部门,又有建章立制规范运行的完善制度,那么建成的水利设施抵御旱灾的能力却趋近为零,农民依然只能“靠天吃饭”。“民心工程”缘何在百姓心中成了“坑农工程”,中看不中用?希望郸城县监管部门能够落实调查,让惠民扶贫工程能落实到实处。
| |